【观点交锋】爸妈让我替他们尽孝:没有你,爷爷该怎么办?

近些年,有这样一群人进入了大众视野,他们大多是留在乡村的年轻人,扛起了替父母辈隔代养老的重任。很想去过自己的生活,但又担心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用手机挂号看病都不会。

一位受访者表示,过去十年,他一直为父母甚至叔伯、舅舅兜底,承担这份养老责任。每当他试图远离,身边的长辈就一定表示:“你不在家,我们怎么办?”对于这种隔代的“越界养老”,有人觉得年轻人没有这个义务,他们承担这份责任的前提是先过好自己的生活;但也有人认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父母在这方面能力不足的时候,作为儿子也应该出一份力。

如果父母让你替他们尽孝,你觉得应该去做吗?

观点交锋 现在开始

去海南工作的第二天晚上,郭俊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母亲先说了一些家常做铺垫,随后把话题转到外公的近况上。

电话那头,母亲语气焦虑:“你外公的腿又不好了,经常觉得肺部有出血,想去医院看看。”说完叹一声:“可是你都不在家,谁开车送他们去医院呢?”

郭俊还来不及接话,同在外地工作的姐姐抢着说:“开不了车就坐公交,公交坐不了就打120急救车。总不能为了外婆外公,让郭俊一辈子不工作吧。”

这通电话最终以三个人都沉默告终。事后姐姐告诉郭俊:“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老,是爸妈的责任,你不用觉得愧疚,该工作就工作。”

郭俊没有明确回答姐姐,含糊应了下来。他明白,母亲的话并不是一种确切的命令,却是确凿不过的,他也逃脱不了的请求。他春节放假回家,还是得像过去十年那样为父母甚至叔伯、舅舅兜底,承担那份本不属于自己的养老责任。

这不只是一种困境。身处其中的郭俊经常觉得喘不过气,双脚也像是被人拴了链子。每当他试图远离这种氛围,身边的长辈就会摆出一副万分委屈的样子:“可是你不在家,我们怎么办?”

如何拒绝这种越位的责任?郭俊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

在郭俊的自述中,在他身边,跟他一样被迫承担越位养老责任的年轻人不少。

以下是郭俊的自述:

表姐自幼丧母,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她承担了两位老人的电费、通信费,还给他们买了电视、冰箱,每逢节假日还要给他们集中洗衣服。与我同岁的一个女性朋友,从小父母离婚,至今与爷爷奶奶同住,承担了两位老人的日常开销,还要每日为老人做饭洗衣。其间奶奶多次生病住院,费用也是这位女生支付的。

我们私下聊天时,探讨过为什么父母不愿尽赡养义务,反而要道德绑架子女。朋友告诉我,她的父亲曾说,你爷爷奶奶带大了你,为他们尽孝是应该的。

(图/《乔家的儿女》)

但是,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养她呢?难道不是因为她的父母没尽到抚养责任吗?如果谁养大我,我就要为谁养老,那是不是可以说,她的父母显然没有尽到做子女的责任?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她对父母其实没有赡养义务?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她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生了你,你就要为我养老。”

我们被迫承担了两代人的养老压力,面临的困境也更为复杂,不仅不能外出打工,还要站在父母的对立面,维护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权利。这位朋友要求她的父亲支付爷爷奶奶的养老费用,但她的父亲生气地说:“你愿意管就管,不愿意管也别强迫我。”

去年10月1日,朋友结婚了,对象是她家附近的一名同岁男生。结婚不久,她就告诉我,男方开始指责她“没事总往老家跑”。但是不跑怎么办呢?她奶奶年龄越来越大,连楼都下不去,爷爷也耳聋了。

每一个不愿意赡养老人的父母都十分清楚,如何用各种方法让子女分担他们的养老重担,让子女“心甘情愿”地成为孝子贤孙。

在村里,我也是别人眼中的孝顺孩子,同时也是无所事事的青年。不少人跟母亲说,你们家俊俊能吃苦,就是不爱工作,找媳妇难啊。母亲不爱听这些话,她频繁托人在四邻八乡打听适婚女性,但从来没有成功过。不少人一听我没有正式工作且长期在家务农,马上表示“不合适”。

我曾想过外出打工,但是每次我又禁不住想,如果离开家,谁该带爷爷和外公外婆就诊呢?母亲是不是又要在医院手足无措?

我只能任凭生活这样走下去,然后逐渐失去自己的人生。

但在这十年里,我渐渐发现,爷爷这代人的养老问题,并不是单靠我们这一代就能解决的。现在我的家乡每天只有两趟直通县城的公交,老人到县城里,需要提前走到公交站点,坐上最早那班车;要是出发晚了,很多检查项目都做不了。

县城有54万常住人口,只有两家医院,一家综合性医院、一家中医院,两家医院都人满为患。我经常带外公就诊的医院位于县城东北一角,上下有三层,一层是挂号、取药以及报销等基础部门,二层及以上均是问诊。住院楼在问诊楼对面,两者中间隔了一条狭窄的马路。

对很多老人来说,这条马路本身就是难以跨越的鸿沟,更不用说各种现代设备了,他们有时甚至找不到帮忙的人。

大城市像深渊巨口,吸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劳动力,被留下来的多是如爷爷那般年迈体弱的老人,以及和我的父母一样临近退休的“老二代”。我不想成为被“吸走”的那类人。

(图/《乔家的儿女》)

在医院,我不止一次帮就诊的老人挂号、取检查单,有时还要将他们带到医生面前。替父母尽孝的十年里,我见证了医院发生的很多变化:人们原本可以线下挂号,也可以线下选择问诊医生,但后来挂号和缴费都改成了线上,检查的单子也需要扫描机器才能获取。

被技术抛弃的人越来越多。每次帮助那些老人时,我都在想,将来有天自己真的决心外出打长工,轮到我的父母到医院就诊时,有没有陌生人可以帮帮他们呢?

来源:新周刊

编辑 |刘庆

责编 | 曾义峻 

审核 | 谭妍薇

发布于:广西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