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相亲”,走在一起就能“走到一起”吗? | 睡前聊一会儿

转自: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大巴从闹市驶向郊野,在山脚放下一车既紧张又兴奋的年轻人。走过碎石山路,穿行草地溪流,这样青春洋溢的徒步之旅,不止于亲近自然、放松压力,也尝试点燃爱恋的火花……最近,一些人打破传统相亲的生硬尴尬,探索以徒步相亲为代表的“有效社交”“轻相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一场典型的徒步相亲活动,展开的方式大概是这样的:主办方发布预告,介绍活动信息并组织报名。因为徒步地点通常距集合出发地较远,车程时间充裕,领队在车上就会组织自我介绍、互动游戏、自愿结对。到达目的地后,参与者们一边徒步,“身”入自然,一边交友,“心”觅知音。从咖啡厅到大自然,从对坐到同行,从问答到吐露,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相亲,绿水青山既承载脚步,也见证邂逅。

相较于传统相亲,徒步相亲多了几分自在。想走到一起,不妨先走在一起;想聊聊彼此,不如先聊聊风景。比起罗列学历家境、盘点车房配置,拥有相似的爱好、共同的话题更易于拉近心的距离。较长时间的行走,也为了解性情、留下回忆提供了可能——也许是一次踉跄后有人为你送上登山杖,也许是一处好风景里有人为你拍照记录……凡此种种,都带来未曾预设的惊喜,制造心意相通的契机。

进可与子同游,退可萍水相逢,徒步相亲,为郑重而严肃的婚恋之题送上“有情人成眷属,无缘者存高谊”的轻快解法。而且,相较于一些婚介服务,更专业但也可能暗含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合同埋雷等风险,徒步相亲更加轻量化、低成本和高社交属性。避免了网恋奔现可能的落差、减省了平台中介繁琐的操作,面对面、人对人,让情感诉求、双向选择更清晰简洁、坦荡真诚。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年轻人不爱“撮合”爱“邂逅”,某种意义上也传达着对爱情本质的观察和理解。成长求学、所见所闻中,诗词歌赋里“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的一见钟情,剧集小说里不期而遇、几经波折却命中注定的浪漫桥段,老一辈“车,马,邮件都慢”的鱼雁往返,似乎都在刻画着爱意流动、自由生长的美妙过程。

对邂逅的孜孜以求,延展为年轻人婚恋自主的渴望与主张。不止徒步相亲,露营、桌游、剧本杀、K歌等贴近年轻人兴趣的相亲形式受到追捧;打破白纸黑字的“硬条件”匹配,年轻人“勇闯相亲角”,用更真实的自我画像寻找精神契合的TA……和谁恋爱、是否“适婚”,不再仅仅关乎年龄几何、相貌美丑、物质仓廪,更源于爱的储备与意愿。

也要看到,徒步容易登顶难,相亲容易相爱难。徒步相亲或许能让两个人尝试从陌生走向熟悉,却不能保证旅途结束后,爱仍能稳稳远行。从这个角度看,徒步山野,何尝不是年轻人追寻爱情的现实隐喻:脚步交替间逐渐懂得,感情并非右滑心动、请客吃饭这么简单,而是如山峰要携手攀、如长路要并肩走,流汗流泪、红脸红眼可能无法避免,但始终相信,历经无数看向彼此的会心时刻、相互扶持的同向而行之后,我们终能看见一双更加坚定的伴侣、两个更有勇气的个体。

这正是:

爱以“友”谊筑基,未结连理枝,仍有松心契;

情得“青”山庇佑,未翻姻缘簿,已到温柔乡。

大家晚安!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