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甜蜜的陪伴者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讲点心理

▌高宗飘逸

插画 赵敏

女儿静静上幼儿园大班了,为给她更好的经济条件,我毅然辞去县城的工作,来到几百里以外的一所私立学校执教。学校两周一休,意味着我只能每隔两周才能回一次家,也意味着我只能两周和家人团聚一次,然而也只能相聚一天零两个晚上,因为路上包括等车赶车要耗去我一天的时间,真可以说相聚恨短。

这周本来是放学时间,学校却要在放学后召开家长会,要求所有老师到齐。家长都很热情,开完家长会,天色已晚,算算时间,根本赶不上当天回家的那趟火车,明天再回的话,到家住一晚上就得折回来。妻子说别折腾了,好好休息两天吧!没办法,只能再等两周才能回去了。

眼巴巴看着家住附近的老师们一个个丢下我走了,我的心也跟着失落了许久。想念家人却不能团聚,真是一种痛苦。

晚上,和妻子在网络上聊天,妻子问我:你猜你在女儿心中排第几?

我很纳闷妻子怎么这么问。心中暗想,应该是第一吧,每次回家女儿都会围着我转来转去,而且在我面前她从来都很乖。我没急于回答,我不知妻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会儿,妻子忍不住了,说:妈妈第一,奶奶第二,爷爷第三,你,她想都想不起来了。

我沉默了许久……

我的心很沉闷,很慌乱,我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我当然不能抹杀任何一个成员对这个家所做的贡献,但我对这个家所做的一切,我自认为还算优,最起码也是良。想想孩子出生之后,几乎下了班第一时间带孩子玩耍,带她去校园里看放学后的学生练习迎六一的舞蹈,骑着车子带她出去兜风,为练胆量抱着她爬树,为增强体质带着她到操场跑步拍球,为治好感冒鼓励她吃药……遇到爷爷奶奶和妈妈搞不定的事,只要我出面,女儿必定会听我的话,不再纠缠。就是来这儿之后,每次回到家,女儿总是第一个迎上来抱住我。

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把我的排名一下子从她的家人排行榜上抹掉了呢?我恨不能立时飞到她的身边,陪她一起玩一起笑,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我匆匆和孩子打了招呼,和妻子说了几句话,便下线了。

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有心理学家提出,孩子在幼儿和少儿时期最需要父母的陪伴,这个时期一旦错过,将无法弥补。我现在这种离家的选择是不是很不明智?想起看到一位名人在节目里说,工作和家庭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家庭的事要求她必须去,她会和别人调换一下工作时间,不会使自己留下遗憾。

如果说在此之前我还不确定漂泊的日子能持续多久,但现在我心中已然有了答案。虽然女儿目前对我的排名并不能抹去我的功绩,虽然在北京挣钱比小县城多一些,但想起这两年来,作为一个北漂的游子,在无情翻滚的浪尖上颠簸,在异乡的天空下孤单前行,与家人聚少离多。出门无父母可搀扶,无妻子可牵手,无儿女可呼唤,一切忙碌都变得虚空。“钱是挣不完的。”我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何一见到我就要提起这句话。

我再也不要做孩子幼苗时期的缺席者,我要为家里老小开创一块幸福的田地,播种一片温情的稻田,做田地里那个辛勤且甜蜜的耕耘者和陪伴者。

再一周开学,我递交了辞职信,待和接替老师办完交接,我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小县城。当女儿见到我愣怔了几秒钟后,笑着跑过来抱住我的那一刻,我觉得我做出的这个决定非常值得。

讲点心理

▌付厚智

满足物质还是满足精神,这似乎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无论是毕业还是就业,我们好像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

过去没孩子的时候,自己辛苦一些也就忍了,但是让孩子吃一点苦,作为父母心里会特别愧疚。这种愧疚感,会加重我们的两难选择。

这个困扰,反映出了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在今天的社会文化中,我们追求进步、卓越,我们总是期待自己能够做到最好,做到更好。这种内部的鞭策,让我们努力节制自己的需求,并且相信,为了得到一个好东西,我们就一定得牺牲点什么。

为了得到经济上的最好和更好,我们就得牺牲陪伴;为了陪伴孩子,我们就得牺牲掉事业和金钱。

在这样的观念下,我们好像就忽略了“中间选项”,有没有哪个选择,是既能够满足经济上的部分需求,又能够为孩子提供陪伴呢?

当然会有这样的选择,可是当我们看到这个选择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关注我们缺失的部分,比如,虽然它能够陪伴孩子,但是挣的钱少了一大半。

这个现象被称为“负面效应”,我们的注意力总是会被坏事、短板、缺陷所吸引,对于不好的东西,我们会更敏感;相比较来说,对于我们得到的东西,好的东西,我们的情感反应会弱很多。举个例子,你丢了100块钱,可能一整天都不爽;但是你捡了100块钱,可能半个多小时就平复了。

有两份工作都给我们发了offer,月薪分别是10000和7000。如果我们选择了7000的工作,我们体验到的往往并不是“我每个月有7000的收入”,而是“我每个月少了3000的收入”。这种对缺失的关注,会让我们的主观体验上,夸大自己的遗憾。

虽然月入7000的工作,会让我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但别忘了,我们对于自己缺失的东西更敏感,对于自己获得的东西会更麻木。因此我们会主观的体验到,陪伴孩子的美好感受,抵不过少了3000月薪的缺失感。

了解了负面效应带来的影响,就能更好地帮我们去做出选择,耐受缺失感。

其实,在陪伴和经济上难以作出抉择,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要找到什么正确答案,而是我们无法耐受放弃带来的缺失感。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在努力为孩子提供好的环境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对自身的关注,毕竟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付厚智

资深心理咨询师,幼儿健康成长指导师,曾多次参与灾后心理援助项目。北京晚报心理专家团队成员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