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泡沫论来袭!朱啸虎正批量退出,张颖:以后谁还跟你玩...

来源:金石杂谈

3月29日,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的言论再度刷屏。他表示,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之所以退出,他谈到: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共识又高度聚焦,一般就是退出的时候了;现在共识度高度集中,是有退出机会的。

朱啸虎最典型的一个投资逻辑就是“反共识”,核心就是“买在分歧,卖在一致”。这几乎和二级市场的投资也一模一样,分歧时反而更容易赚钱,一致预期反而容易高开低走实现收割,比如10月8日的开盘即收盘,多少人的噩梦;比如2020年的医药、2021年的锂电、白酒等等,均是如此。

金沙江创投最典型的两个“反共识”案例,一个是ofo的退出,一个是饿了么的退出。1)2016年金沙江一口气投资了ofo的A轮、B轮、C轮,在2017年12月眼看合并无望后朱啸虎溢价20%卖给了阿里,实现完全退出,阿里也成了那个大冤种。小米、腾讯、经纬创投、真格基金、cpe源峰等全面扑街。

2)2011年,投资饿了么数百万美元,金沙江创投在饿了么被阿里巴巴95亿美元收购后,数十倍回报退出。当时,朱啸虎在朋友圈里难掩喜悦:“在三国大战全面爆发前,先让财务投资人全身而退,这点必须感谢阿里BABA。”又是阿里大冤种,还有去年60亿资金豪掷kimi,不得不说,阿里创投部真的可以换一批人了。

不过,就金石杂谈所知,朱啸虎过去也有多个争议性的项目。引用网友的言论,一句话总结:张一鸣他曾经不看好,小红书是他投kimi的现在跟他打官司的同事(张予彤)投的,这些他都不说。他不看好大模型,然后deepseek火了之后,他又很想投。

去年,朱啸虎曾表示大模型公司一个都不看,在年初的访谈中他上演180度大转弯。朱啸虎表示,如果deepseek放开融资,我肯定会投,价格不重要,关键是参与其中。

面对朱啸虎对人形机器人的泡沫化言论,中国顶级投资人,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再度进行了驳斥:说朱老板别闹。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过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张颖继续说到:朱老板这么一番话,我就好奇以后机器人赛道的优质哦弄过该是谁还会跟他聊,更用不用拿他钱。(金石翻译过来就是:朱老板,以后没人跟你玩了)

其实,张颖和朱啸虎不是第一次观点分歧严重了,上一次则是谈的VC如何退出更好。去年朱啸虎表示,要求分红已经成了绝大多数早期VC的共识,在退出不明朗的当下,他给LP的预期是五年分红拿回本金。

对此,张颖则表示,真正有段位的美金LP是不会接受或者相信一个基金5年之内通过分红回本的观点,真正有段位的LP还是只能选择相信中国市场未来能回来,还会有优质公司的资本市场大退出。他表示,分红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对于美金LP来说分红属于廉价出售,纯粹没有意义的努力。

至于人形机器人,此前王兴兴也谈过目前的发展现状。总的来说当前人形机器人还接近自动驾驶的L2初级阶段,但是都期望今早实现可量产可实现商业化的L3初阶能力,这个跳跃会是数十倍和难度的跨越。

不得不说,随着deepseek引发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人形机器人赛道股价一飞冲天,鹏华美女经理闫思倩更是凭借人形机器人夺得冠军,年度涨幅高达65%;永赢基金经理张璐同样凭借人形机器人夺得亚军,涨幅57%。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涨幅超50%的上市公司有22家,而wind统计板块设计的个股有108只,涨幅20%的有56只。其中,长盛轴承涨165%,中大力德涨129%,襄阳轴承、兆威机电等涨超70%。

不过,就在近期这些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们则在经历阵痛期,股价纷纷回撤,毫无业绩支撑,实控人欺诈坐牢的襄阳轴承本周跌超30%,长盛轴承跌8.78%,中大力德跌12.38%,兆威机电也从高点跌了20%。不知这是不是朱啸虎说的泡沫?

不过,对于朱啸虎此番观点,网友纷纷表示:自作聪明,哗众取宠;如果可以全面替代保姆,完成全部家务,那时就会成为家庭必需品;电动汽车刚出来的你们也说早着呢 没几年马路上多的是。

有认为,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朱啸虎看不到机器人和AI大模型也是自身的局限性;甚至有人认为,朱啸虎真是老了。还有人评论:说人话,看不懂所以退了。当然,也有同学表示认可:明明是高位跑路。

以下,金石杂谈总结下投中网中朱啸虎的核心观点,核心就是规避共识度高没有商业化的项目,核心就是立足点事商业化,核心就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市场共识,一个是商业化的潜力,最怕市场共识极度集中,商业化又不清晰,大模型去年是最典型的案例。金沙江从没有在这样的案例上赚过钱。赚钱的都是没有市场共识,但是商业化又很清晰的。(以下内容由金石整理自投中王网)

1)最能代表价值观的投资决策:朱啸虎表示,我们没投所有的基础模型,基本上聚焦在应用和消费端,我们的投资理念一直强调要聚焦在能够看到清晰的商业化的可能性的赛道上。

他表示,去年这个时候说,不投大模型还是有很多争议的,今天可能就基本上没啥争议了。(金石对他这句话理解为,随着deepseek的爆发,很多大模型的投资可能会沦为笑话,一是估值难提升,二是退出也困难)

2)投的很多企业都是比较后期才能商业化的。比如小红书,我们投的时候是香港购物指南PDF,也就两三年之前才有规模化的商业化。因为它一直是做购物分享,所以商业化肯定不会成为问题,有些东西还是能看得出来的。(金石注:小红书是投资kimi被离职,陷入代持风波的张予彤投资的)

3)投资风格就是算账,不太在乎故事,没有收入也行,看你的获客成本,客户的留存率。我最睡不着觉的是账算不清楚,这时候你真的睡不着觉,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可不可行。能把账算清楚了我很放心的,我天天晚上睡得很香。

4)有两个维度比较重要,一个是共识,一个是商业化。去年我们就聚焦在没有共识,同时商业化又很清晰的赛道上,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比如说消费和AI应用。

5)高度共识,又没有商业化的典型是具身智能,尤其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现在特别火,同时我觉得商业路径还是不清,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因为现在共识高度集中,估值上涨得非常快,这种变成了我们早期VC想回避的赛道。

6)一般来说,如果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共识又高度聚焦,我们一般就是在退出的时候了。确实我们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我们都在退出这些项目。现在共识高度集中,是有退出机会的,但是商业化确实不清晰。

7)中国科技资产全面重估,美元LP会否投资?朱啸虎:我们和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开玩笑说,可能得恒生科技再涨半年。所以我们也希望恒生科技能再持续涨半年,到今年11月份,我觉得LP可能反应会比较明显一点。

8)AI Agent特别火,AI Coding看上去也很高大上,可以把码农全部取代掉。我们看到的是更接地气的项目,关注的是你能不能商业化,谁来付钱?销售周期多长?是不是见面就能签单?商业化是不是可持续?用户是不是有留存、有高留存?还是比较俗一点。

9)100%AI的工具没有任何壁垒!人民币基金看AI有什么不同?我们更喜欢最好不是100%AI的项目。100%AI的明年可能都是白菜价,因为中国太卷了,100%AI的工具没有任何壁垒。虽然你比别人做得早一点,但最多6到12月别人都会跟上来。相反,有部分是AI做不了的事情,必须要人工做的,反而是壁垒。其他投资人可能觉得这么土的项目,一半人工一半AI,有啥意思,但我们觉得是壁垒。

10)金沙江作为间接股东会否退出月之暗面?朱啸虎:不知如何退出。你可以看到美国去年二线大模型基本上都有并购机会,投资人基本上拿本金加利息走人的。今年美国剩下的大模型公司,并购都很难了。中国我觉得更难,中国本来就没有并购的文化。

11)人类最后的堡垒:可能真的是那些偏文科的更人性的东西。比如说对美的理解,现在很多人写的文章AI味太浓了,DeepSeek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它写的文字确实很优美、深刻,但是痕迹也很重。

12)有些人错失宇树机器人是感觉王兴兴背景屌丝,是否会因为人才画像而错失?朱啸虎:我们过去所有的成功项目基本都是屌丝,在我们投的时候都是nobody。20年前,一个VC老前辈和我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投成功创业者的第二次创业。

13)过去经常谈的错失的案例是张一鸣,错过之后是否检视自己的偏见?朱啸虎:很难的,说实话就要和自己和解,不要去改变自己的习惯动作。靠改变惯性获取成功的概率太低了,还是聚焦在自己擅长的安全的赛道上,不要想着赢家通吃。

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赚自己熟悉的擅长的赛道上的钱,我们已经忙不过来了。

14)今年退出是否乐观?朱啸虎:现在至少证明港股是一个通畅的市场化的退出渠道,所以我们感觉退出的可能性会比以前确定性高很多。

15)和张予彤的冲突是否是代际冲突?一个想有代表作,一个守成思维。朱啸虎:说实话分歧还是对商业模式的判断,这完全不是守成或是保守的问题。去年你可以这么说,但今年我觉得没人会这么说,已经被证伪了。去年基础模型多火,大家都要抢份额,今天已经没人敢投了,这说明我们的判断是对的。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