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否有“标准答案”?

来源:北京网友说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全文约20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五月,是鲜花的季节,是洋溢着爱与温暖的季节,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迎来了母亲节。作为一个出生在五月上中旬的孩子,有很多年份,生日和母亲节都是重合的,在小的时候,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日,而后来自己也成为了妈妈,才对“母亲”这个身份,才有了更深的实感。

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与母亲合影

图源:人民网

母爱是什么?是凝望着宝宝小小的脸庞,仿佛看到了小时候妈妈注视着自己的样子?是倾其所有给孩子最好的资源,仍时常觉得有所亏欠?还是带着孩子游历山海,看遍世界上最好的风景?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答案。

母爱,是一代又一代的托举

前段时间,朋友推荐了一部剧,说是从头哭到尾。这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原来是一部讲述三代妈妈成长故事的韩剧,名字叫《苦尽柑来遇见你》。第一代讲述的是外婆光礼的故事,她是济州岛上的海女,靠潜海挖海货为生,用血肉之躯换取微薄收入养活家庭,但因长期潜水引起肺病早早离世。但她在生前无论如何也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再学潜水做海女,她对女儿的临终嘱托便是“走出去,别当海女”。

第二代讲述的是妈妈爱纯的故事,她受到母亲的影响,立志走出海岛,虽然因为家庭困境未能实现大学梦,但在结婚生子后,对自己女儿的期许是“我不想让她做收拾桌子的人,而是成为可以掀桌子的人”。第三代讲述的是女儿金明的故事,金明从小便被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里,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一路读到首尔大学,又出国留学,后来留在首尔工作。在金明结婚后也生了一个女儿,妈妈爱纯过来帮女儿带孩子,让她能安心工作。金明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女儿,而妈妈爱纯的眼里只有金明。“妈妈”这个身份,在这个剧情里形成了闭环。

在这部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幅剧照的台词是“外婆在海里游,妈妈在地上跑,所以我才能在天上飞。”这便是来自一代又一代妈妈的托举。

“无所不能”的母亲

图源:广州新闻发布

这部剧,也让我想到了我的外婆和妈妈的故事。我的外婆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她小时候很想去读书,但因家庭贫困,只能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弟弟。外婆有三个孩子,在40多岁时,外公便因一场意外去世,家中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当时我的妈妈在上高中,得知家里的情况想辍学,但被外婆打回了学校。就这样,外婆一边自己种地,一边到处借钱借粮食,最终供出了三个大学生。

妈妈顺利考上了医学院,毕业后留在了地级市的医院工作,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后来有了我,在小城市一路长大,通过高考、研考等一场场考试,来到北京读书并留下工作。在我备考研究生时,妈妈说“我支持你考,如果当年我能有条件考上研究生,肯定就留在省会了,就有更大的平台了。”

县中医医院深入乡村为妈妈们义诊

图源:人民网

也是因为有了妈妈的支持和托举,我从小城市来到了大城市。现在的我也有了自己的女儿,从小生活在北京,那些我们小时候只是在新闻里、课本上知道的地方,像少年宫、水族馆、天文馆,小朋友可以经常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许当时的我们没有意识到,但回头看,正是因为父辈、母辈的托举,我们才有了向上攀登的勇气,才有了和这个世界较量一下的底气,才让我们来到了更高的起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母爱,同时也是自由

还有一部关于母亲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字叫《出走的决心》,而这部电影有原型故事,讲的是一位50多岁的母亲日复一日地照顾丈夫和女儿,后来照看女儿的孩子,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旅游的梦想但迟迟不能成行。终于有一天她毅然“出走”,开启自驾游,重启人生的故事。

在电影里,仿佛看到了无数永远在为家人付出的妈妈的影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妈妈们总是心甘情愿地为家庭付出,尽自己所能地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努力托举着自己的孩子。年轻的时候,想着退休了就好了,可当真的退休之后,却又帮忙带娃,继续托举着下一代。对于自己的需求,总是想着等一等,再等等吧。这一等,有时便遥遥无期。

小学生为母亲制作母亲节礼物

图源:人民网

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总有一些声音,让妈妈成为“应该”的样子。可是妈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又是谁来定义的呢?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妈妈也不是超人,也会有累的时候,在她成为妈妈之前,她也曾是一个小女孩。妈妈,只是她的身份之一,是她人生履历上增添的一页图层,而不应该成为困住她的“枷锁”。

母爱,同时也是自由。每一位妈妈都有保持自己梦想的权利,不用给自己太多的“母职压力”,也都应该给自己留出一点“me time”,哪怕只是静静地坐一会、听听歌,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为自己保留一方小小的天地。

成为妈妈,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是一道主观题。如何当妈妈,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不必追求成为“满分妈妈”,只有你才能书写自己人生的答案。每一位妈妈都在尽力向下爱着自己的孩子,尽力向上托举着他/她的未来,但抬头向上看,妈妈的妈妈,或许只有一个最朴素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女儿不要太辛苦,希望女儿一定要幸福。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

上一篇:DRC智库建言丨积极办好综合高中
下一篇:沣东九小开展“一课一研”活动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