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李男:国产双芯驱动,成功打造低成本5G家庭基站

C114讯 7月7日消息(九九) 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中国移动研究院携手中国移动设计院、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正式发布基于极芯SoC芯片和自研破风8676芯片的一体化5G国产家庭基站,标志着中国移动在5G家庭网络关键设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李男在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家庭基站的两款核心芯片均是中国移动牵头的5G创新联合体产出的研发成果,国产双芯驱动确保了核心通信处理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保障该领域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的重要一环。

李男介绍,5G家庭基站已成功在杭州、南京两地完成端到端外场试点验证,关键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充分证明了国产双芯的成熟度和商用化能力。目前正在加速完成必要的认证流程、产能爬坡和相关规模商用的产交维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可以实现商用部署。

国产双芯提升性价比,带动产业生态繁荣

李男进一步介绍,家庭基站中的极芯“UC6060”芯片负责家庭基站的核心计算和控制,是家庭基站的大脑;“破风8676”芯片是负责家庭基站的信号收发和数模超高速转换,是家庭基站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桥梁。两颗芯片共同构成了低成本家庭基站的核心单元。

“破风8676”芯片的柔性可重构特性,能够通过软件定义硬件的方式,实现对不同运营商、不同厂商、不同频段、不同制式的灵活适配,并支持芯片自带核心算法与网络设备商自研算法的按需柔性协同,助力合作伙伴打造多站型共平台的研发能力,大幅降低网络设备商多站型研发时间和成本。目前已在国内23家厂商的40余型号网络设备中集成,是提升国产5G基站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技术突破。

李男强调,核心芯片的自主设计、制造与优化整合有效降低了家庭基站的成本,这也是实现“低成本”的关键基础。此外,这套芯片是中国移动基于对网络部署和客户服务需求的深度理解,以及长期的网络运营经验进行量身定制的,内生了空口同步、干扰消除等功能,规格指标也充分考虑了市场竞争力和成本之间的权衡,能够以更高的性价比和更低的系统能耗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连接服务。

中国移动对网络有深刻的理解,通过研发和应用牵引,既保证了研制的芯片具备高性价比和差异化特色功能,能充分满足网络应用的市场化需求,又通过规模化采购形成“芯片-设备-网络-应用”产业链闭环,促进赋能国内半导体厂商实现芯片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的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为更多中小型创新企业围绕国产芯片平台开发应用与服务提供了坚实底座,加速5G+融合应用的生态繁荣。

破解室内深度覆盖难题,契合家庭级用户优质5G网络需求

5G时代室内业务流量在整体占比将提升至约80%,家庭基站将扮演重要角色。李男介绍,家庭基站将重点针对以下场景:一是室内深度覆盖增强。精准补盲家庭、SOHO及商铺、诊所等中小微企业场景中因建筑遮挡导致的5G信号弱区,消除覆盖死角;二是局部容量与体验保障。在用户密集或流量突发的小型热点区域,如小微办公室、小厂区、XR游戏特色体验店等,有效分担宏站负荷,提升本地网络容量与用户体验,为对低时延、高可靠有要求的应用提供更优的无线网络接入点。

家庭基站的推广,将给用户带来办公信息化和居家娱乐体验的进一步提升。在生活和工作的核心区域,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5G高速连接,显著提升高清视频通话、8K流媒体、云游戏的流畅度,改善视频会议、远程控制等实时互动应用的响应速度,支持家庭或小微场景内手机、平板、智能家居多设备同时高速联网,减少干扰和拥塞。

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在杭州、南京两地完成端到端外场试点验证。在验证过程中,无论是重点关注的空口同步功能,还是上下行速率、时延、语音通话、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充分证明了国产双芯的成熟度和商用化能力。“当前我们也正在加速完成必要的认证流程、产能爬坡和相关规模商用的产交维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可以实现商用部署。”李男说。

5G家庭基站核心优势明显,未来将演进成为家庭智慧大脑

客观来讲,早在3G时代业界就已经开始家庭基站的探索,但产业发展一直有些不温不火,困扰因素比较多,包括回传方式限制、运维管理及安全接入,以及与WiFi的成本竞对等。

通过产业界的共同努力,5G家庭基站可以实现PTN/SPN和PON等多种回传接入方式,大幅降低部署复杂度和条件依赖性;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更加便捷的自动化运维和统一管理,并采用动态密钥和安全加密芯片等多重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特别是此次国产核心芯片的突破及高度集成设计,大幅降低了家庭基站的成本,让其在市场化推广时更具竞争力。

李男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是家庭基站不断发展的重要一环。例如,运营商与用户共担初期投资、家庭流量优惠计费、固移融合定制化套餐、通算智一体套餐等,通过灵活的商业模式来满足不同时期家庭基站业务的发展需求,不断激发新的用户需求。

李男认为,未来,家庭基站将从单一的“通信管道”向“通信-算力-智能”多元化方向演进,成为家庭应用重要的通算融合的智能边缘节点。随之而来,家庭基站的形态也可能发生变化。通过在小区的机房部署集中化部署基带处理单元,按需将射频头端部署在用户家中,并在基带处理单元集成NPU/GPU算力,可以形成“连接+计算”一体化的边缘智算单元,满足家庭安防视频分析、AR/VR游戏本地渲染、家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业务的超低时延的本地化推理和实时数据处理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更优体验的智能化服务。

此外,通过内生的智能运维与自优化能力,未来家庭基站将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实时感知环境干扰、设备状态及用户业务需求,自动优化无线参数、规避与室外基站间的冲突,提升覆盖质量与容量。同时,面向新兴的多元化家庭智能应用,基于AI精准识别业务类型与SLA需求(如游戏时延、视频码率),动态实施智能化QoS策略,保障关键业务连续性与最优体验。

采访的最后李男表示,5G后半程,家庭基站将成为室内覆盖补盲、补热的重要低成本解决方案。此外,随着家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AI代理、VR/AR游戏等业务的兴起普及,用户在家庭场景下对数据连接的稳定性、速率、时延要求更高,未来具备通算智一体的家庭基站将有望成为用户必不可少的家庭智慧大脑。

上一篇:便宜30%叫板台积电!三星押注4-7nm技术:锁定中国未覆盖市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