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信报手笔)
中央政府强调“反内卷”言犹在耳,内地外卖市场却爆发“史诗式”劈价激战。阿里巴巴(09988)旗下饿了么于周末突然大派“红包券”,招待用户“食免费餐”,刺激订单量飙升,直逼美团(03690);后者随即还击,同样派“红包”接战,带动订单创历史新高,甚至导致系统“死机”。这场“闪击战”属于阿里集团改组后的第一招,或许象征着该集团接下来战略方向。同时,饿了么和美团看似“鹬蚌相争”,但最大输家有可能是京东(09618)。

话说中央财经委员会上周召开第六次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较早之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由此可见,“反内卷”已成为中央非常重视的工作方向。
然而,正如本栏5月份在〈内卷迟早死 不卷立刻死〉一文指出,内地市场在“消费降级”趋势下竞争残酷,企业面临“你死我活”,恐怕“不卷不卷还须卷”。最新消息是阿里旗下饿了么刚于周末出招,无预警地向用户派发大量“超笋”的“限时红包券”,包括“满25减21”、“满25减20”、“满16减16”等等。以“满25减21”为例,这意味用户购买一款25元(人民币.下同)餐点,实际只需缴付4元;至于“满16减16”,则更相当于“免费”。
由于该批“红包券”优惠力度超强,立刻在市场引起轰动,吸引大批消费者争相落单。据业界消息,在这场激战之前,饿了么市占率仅约两成多,远逊于美团(拥有近七成份额)。但在派“红包”之后,饿了么单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张,较平日飙升逾倍,更加一度超越美团,挑战后者之一哥宝座。

为捍卫市场地位,美团随即还击,同样大派“红包”接战。结果,因为太多人落单,美团App陷入“死机”。该公司后来解释,在刚过去的周六(7月5日)傍晚六时前后,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导致系统短暂出现异常。美团内部数据显示,该平台当日“埋单计数”,订单量达到1.2亿张,创历来新高。
01
请食免费餐 烧钱陆续来
随着这场“红包战”爆发,就短期而言,消费者和餐饮商户都成为大赢家。两大平台的用户们得享丰厚优惠,甚至乎接近“食免费餐”。不少商户则表示,原本每日只有数十张外卖订单,但这两日激增至数百张,生意几乎应接不暇。当然,世上并无“免费午餐”,背后总有人要付钞。据估计,饿了么和美团这趟“斗派红包”,各自“烧钱”至少数十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阿里刚于6月底进行集团改组,把饿了么和飞猪(旅游订票平台)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由该事业群的CEO蒋凡领导,在决策执行上与核心电商业务“集中目标、统一作战”。据业界人士分析,这次改组反映阿里对饿了么更加重视,其背景是中国电商市场面临停滞,阿里有必要挖掘新的增长动能。换言之,今趟“红包战”属阿里改组之后第一招,象征该集团决心提振饿了么业务;由此角度看,“烧钱”未必只是一次过攻势,相反很可能陆续有来。

与此同时,饿了么这次“出手”还存在另一重背景,缘于京东自2月起强势进军餐饮外卖业务,包括推出“百亿元补贴计划”,向所有用户每人派发至少20元现金优惠券。如上文提到,内地外卖市场原本由饿了么和美团共享江山,各占约两成多和七成份额;但随着京东闯入战圈,倘能站得住脚,原已处于弱势的饿了么恐将“冇埞企”。换句话说,饿了么某程度上是“被迫出手”,堪称为背水一战。由此亦能解释,明明中央政府强调“反内卷”、“反恶性竞争”,饿了么却仍挑起“史诗式”劈价战,实属“不得不卷”。
02
「新玩家」补贴头炮打不响
表面看来,饿了么和美团似乎是“鹬蚌相争”,然而京东难望“渔人得利”。一方面,饿了么身后有阿里作靠山,财雄势大,具条件“烧钱”抢占市场份额。另方面,美团本身是外卖市场霸主,稳占七成份额,短期内不会丧失优势。反观京东作为“新玩家”阵脚未稳,原拟靠“百亿元补贴”打响头炮,但两大对手现在“照办煮碗”,其“烧钱”持久力未必及得上饿了么和美团。尤其是京东刚入场不久,其用户谈不上有忠诚度,早前辛辛苦苦抢回来的一点市场份额,在“红包战”之下随时可能付诸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