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领域动态复杂,事件可能迅速改变全球安全格局。我们整理了昨夜今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包括关键行动和政策变化,让您清晰把握当前军事景观及其影响。
波涛汹涌、暗流涌动!官方披露:中俄联合演习期间,一些国家的飞机舰船不断出现在周边
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域举行,双方出动导弹驱逐舰、反潜舰等兵力,开展联合防空、反潜等课目演练。演习期间多国飞机舰船频繁出现在周边,中方舰艇依法进行专业喊话。此次以"联合维护战略通道安全"为主题的演习,是中俄自2012年以来的第10次联合军演,旨在深化战略协作,提升地区和平稳定维护能力。专家指出,演习属防御性质,与个别国家渲染的"威胁论"形成鲜明对比。详情>>
美公布“泰坦”号深潜器事故调查报告
美国海岸警卫队8月5日发布泰坦号深潜器事故调查报告,指出2023年6月导致5人遇难的事故主因是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在设计、认证和维护流程中的重大缺陷。报告显示,该公司忽视船体异常警报,未进行预防性维护,且未妥善存放潜水器。调查委员会主席强调这起"本可避免"的事故暴露了监管漏洞,呼吁加强深海作业安全规范。该潜水器在考察泰坦尼克号残骸时发生"灾难性内爆"失事。详情>>
组团“碰瓷”南海 印菲为何走到一起?
印度与菲律宾近期在南海展开首次联合军事行动,双方各怀目的:菲律宾试图通过"国际化"南海问题转移国内矛盾,印度则借机提升地区存在感以应对美印关系波动。中国派出主力舰艇强势监控,展示对南海局势的掌控力。分析指出,这场缺乏实质战略基础的临时合作更多是象征性表演,难以动摇中国在南海的战略优势。专家认为,菲印联盟既无法改变地区力量对比,也无力突破中国建立的全面防御体系。详情>>
佩斯科夫:俄方在部署中短程导弹方面已不受限制!德国空军向波兰部署5架战斗机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8月5日宣布,俄方在部署中短程导弹方面已不受任何限制,正式终止依据《中导条约》的自我约束。此前俄外交部声明称,因美国2019年单方面退出该条约,俄方决定不再维持相关限制。与此同时,德国空军当天向波兰部署5架战斗机,以响应波兰请求,这些战机将驻扎在明斯克马佐维耶茨基空军基地数周。此举标志着欧洲地区军事部署的新动态。详情>>
澳大利亚打算购买日本“最上”级护卫舰
澳大利亚国防部5日宣布选定日本升级版"最上"级护卫舰作为新一代主力战舰,计划采购11艘以增强海军战力。首批3艘将由日本三菱重工建造,首舰2029年交付,其余8艘在澳本土建造。该型护卫舰排水量6200吨,续航1万海里,配备导弹系统和反潜能力,将逐步替换现役"澳新军团"级护卫舰,预计2034年前完成部署。详情>>
英国“全面备战”了吗?急于提升军备为了啥?
英国近期发布新版《战略防务评估》和《国家安全战略》,强调面临二战以来最复杂安全环境,将俄罗斯视为"迫在眉睫的威胁"。报告显示英国国防理念重大转变,要求以战时速度创新,计划到2035年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重点发展核威慑、人工智能等不对称优势。此举既因对俄安全担忧,也隐现对美国安全保障的疑虑。但扩军备战面临财政压力、民众反对,并可能加剧欧洲军备竞赛,进一步破坏地区稳定。详情>>
阿尔及利亚一侦察机在训练时坠毁 致4人死亡
阿尔及利亚一架民防侦察机8月5日在北部吉杰勒省费尔哈特·阿巴斯机场执行训练任务时坠毁,造成机上4人全部遇难。目前官方尚未公布事故具体原因。这起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训练期间,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总台记者 孙建)详情>>
俄方就美核潜艇部署淡定回应
俄罗斯对美国核潜艇部署作出冷静回应。针对特朗普宣称美军核潜艇就位并计划派特使访俄的言论,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各方应谨慎对待涉核言论,同时透露普京可能在本周会见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俄方态度显示在紧张局势下仍保持外交沟通渠道。详情>>
联合防空+反舰+反潜……中俄舰艇编队完成海上科目演练
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舰艇编队于8月3日至5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域成功完成多科目联合演练。双方舰艇混合编队先后开展联合防空、对海射击、锚地防御及反潜等实战化训练,其中绍兴舰作为指挥舰发挥关键作用。演练中,中俄舰艇密切协同,成功拦截空中威胁、摧毁海上目标,并有效实施反潜作战。俄方分享了防蛙人袭扰等实战经验。此次演练检验并提升了双方联合作战能力,为后续联合巡航奠定基础。详情>>
荷兰率先掏钱,为乌克兰购买5亿欧元美国武器
荷兰成为首个通过"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出资5亿欧元为乌克兰购买美国武器的国家,包括"爱国者"反导系统部件。此举旨在增强乌克兰防空能力,应对俄罗斯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感谢,北约秘书长吕特称这是"关键第一步"。美国预计未来几周将有更多国家加入该机制。俄罗斯警告欧洲持续军援乌克兰是"危险趋势"。德国此前也宣布将向乌提供"爱国者"系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