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牟定县凤屯镇腊弯村两兄妹在松树林玩耍时,遭遇同村村民李某养殖的墨胸胡蜂攻击,7岁男孩润润和2岁女孩雅雅全身被蜇伤,伤口数分别达300余处和700余处。雅雅当场抢救无效身亡,润润转院后于次日凌晨离世。事发前,孩子父母远在省外务工,姐弟俩留守老家,交由老人照料。
目前,当地警方已以过失致人死亡罪立案,养蜂人李某被拘留后取保候审,已向家属支付4万元赔偿款便称无力承担。
就个人养殖胡蜂的合法性,家属咨询当地农业农村局与林草局,两部门均未明确管理责任。

事发后,当地警方出具的胡蜂鉴定意见。
两兄妹在树林中被胡蜂蜇伤后身亡
6月28日,正在浙江务工的杨华(化名)突然接到老家云南楚雄牟定县凤屯镇腊弯村的紧急来电 —— 家中两个孩子被胡蜂蜇伤,小女儿雅雅已不幸离世,大儿子润润仍在抢救。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夫妻二人当即赶回老家。

兄妹二人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杨华告诉澎湃新闻,7岁的儿子润润与2岁的女儿雅雅平日由外婆外公照管。事发当天,老人带着两个孩子到距家两公里的玉米地劳作,孩子们在旁边玩耍。中午时分,外公因接到快递电话,临时返回村委会取件,留下外婆在田间忙碌。
姐弟俩无意间跑到附近的松树林玩耍,不料此处养殖的胡蜂突然对他们发起了攻击。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惊动了附近干活的同村村民,该村民立即上前查看,却见姐弟俩已被胡蜂团团围住。“没成想,这名村民也被蜇伤,只能先跑开打电话求救。” 杨华说。孩子外婆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冲过去将离自己较近的润润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又不顾危险折返营救雅雅。与此同时,村民们迅速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孩子外婆也因被胡蜂蜇伤,住院治疗了一周。
然而,悲剧还是无可挽回地发生了。杨华表示,120救护车赶到现场时,雅雅因伤势过重身亡;润润被紧急送往县医院,在生命体征稍有平稳后,又转至州医院ICU接受进一步救治。但在29日凌晨2点56分,润润终因伤势过重,经全力抢救无效离世。由于航班晚点,杨华夫妻赶到老家时,两个孩子已永远闭上了眼睛。
孩子全身被蜇伤口达700余个
“两个孩子全身都被蜇遍了,头、手、脚、背、腹部没有一处幸免。” 杨华痛心地说,法医尸表检测显示,润润身上有300多个蜇伤伤口,雅雅的伤口更是多达700余个,数量是哥哥的两倍。
杨华表示,此前,孩子的遗体暂存于殡仪馆,但由于殡仪馆按小时收取遗体保存费,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村家庭来说难以承受,杨华夫妻只能将孩子的遗体火化。
让杨华困惑的是,“起初我以为蜇人的是普通蜜蜂,现在才知道是墨胸胡蜂,个人到底能不能养殖这种胡蜂?” 为弄清问题,他先后咨询了当地农业农村局和林草局,农业农村局称胡蜂属于野生动物,应归林草局管理;林草局则表示,涉事胡蜂已被圈养,不属于野生范畴,应由农业农村局负责。
牟定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向记者称,胡峰养殖需要备案,不能违规养殖。目前,县委县政府已成立工作专班处置此事,对于养蜂人李某是否到该部门备过案一事,工作人员未明确回复。
牟定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听闻“胡蜂”二字,表示需要咨询其他部门,随后挂断电话。
针对杨华反映前述情况,该县农业农村局还向记者表示,现在职责已划分清楚,人工养殖属农业农村局管理,野生的则归县林业和草原局,其他问题不便回答。
牟定县公安局7月22日作出的鉴定意见通知书显示,所送检的检材1至10号胡蜂样品均为膜翅目胡蜂科墨胸胡峰,未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无法依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进行价值核算。
公开资料显示,墨胸胡蜂为社会性昆虫,攻击性强,是常见袭人胡蜂种类之一。墨胸胡蜂为杂食性,其捕食范围非常广泛,成虫嗜食甜性物质,主要采食瓜果、花蜜和含糖的汁液;在繁殖期为了繁衍后代,大量捕杀蚊、虻、蝇类以及棉铃虫、菜青虫、螟虫等害虫;进入秋季,由于外界能捕食的对象大大减少,该蜂会捕杀蜜蜂。国内广泛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杨华说,李某曾两次上门,一共给了4万元赔偿。一次是取保后给的2万医药费,另一次是他们找政府部门反映遗体保存费压力后给的2万,之后就再没下文了。希望能从严从重追究李某的法律责任,随后再依法依规提出赔偿诉求,“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两个孩子的命啊。”

墨胸胡蜂。图片:Charles J Sharp/Wikimedia Commons
养蜂人被警方已以过失致人死亡罪立案
据杨华介绍,目前,当地警方已以过失致人死亡罪立案侦查,养蜂人李某被拘留一周后,因尸检结果尚未出具、证据仍在收集阶段,已办理取保候审。
38岁的李某与受害者家庭同属一个村委会。他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自己去年投入两三万元,养殖了四五十窝“葫芦蜂”。这类蜂原本是本地野生蜂种,他将一部分养在松树林中,另一部分养殖在家中,主要通过售卖蜂蛹获利,并非养殖产蜜的蜜蜂,当地很多人都在养这种蜂。此次涉事的松树林里共放置了10窝“葫芦蜂”。
李某回忆,事发时他并不在现场,是接到电话得知 “自己养的蜂蜇到了小孩”,村民让他赶紧拿药过去救人。他当即告知 “擦药没用,必须送村委会打针”,随后便驱车赶去,在送孩子前往医院的途中遇到了赶来救援的救护车。
蜂群为何会攻击两名幼童?李某坦言自己也不清楚原因,树林里没装监控,没法知道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他称涉事的葫芦蜂已经养了两年,“松树林设有围栏,但平时也有人进去,蜂箱放置于树上,距地面两米左右高,一个箱子里面可能有几百只蜂。它们从来没有叮过人,一般只有碰到蜂巢、惊扰到它们时,才会发起攻击,根本没料到会出这种事”。事发后他养殖的所有墨胸胡蜂均已被打死。
谈及后续处理情况,李某证实自己被拘留数日后已办理取保候审。他表示愿意承担赔偿责任,“会尽最大能力去赔”,但目前经济状况十分窘迫:“已经向亲戚朋友借了点钱送过去,现在实在借不到了。” 他也向受害者家属说明了自己的困境,“知道他们可能难以原谅,但我现在确实拿不出更多钱”。
云南省林草局曾提醒发展胡蜂林下养殖需谨慎
针对此事,凤屯镇政府回应澎湃新闻称,上级部门已下发通知,有疑问者直接向对应上级部门咨询。牟定县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则告诉澎湃新闻,此事已处置,但调查仍在进行中;对于当地胡蜂养殖是否普遍、全县是否已开展排查等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具体的情况,我们不清楚。”牟定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媒体按照规定直接联系县委相关部门。
澎湃新闻注意到,2021年5月牟定县融媒体中心对外发布消息称,在省司法厅及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2020年戌街乡戌街村委会阿者迷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由省司法厅补助13万元建盖养殖房,建设胡蜂养殖培育基地,对胡蜂养殖进行统一管理和回收,从而带动更多的群众养殖增收。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到该县调研指导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工作时,建议对胡峰养殖产业要做探索性发展,但未提及养殖安全等问题。
此外,2023年曾有人员向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咨询林下胡峰养殖产业,是否可以养殖,需办理哪些养殖许可。对此,该局回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鉴于胡蜂未列入国家和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不在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监管范围内,不需要在林草部门办理相关许可。但是,部分群众和专家反映,在开放环境下养殖胡蜂与养殖蜜蜂冲突,或直接影响区域其他野生蜂生存,容易引发民事纠纷或环境破坏,发展胡蜂林下养殖需谨慎。(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