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季又悄然来临,流感病毒的传播进入了高峰期。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流感可能只是一场短暂的疾病,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很快就能恢复。但对于孕妇而言,情况则大不相同。由于孕期身体的生理变化,孕妇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这使得她们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流感病毒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孕妇感染流感后,患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这些并发症不仅会让孕妇身体极度不适,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对胎儿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其次,流感还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心肌炎、脑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孕妇来讲,有一个“三件套”可以针对流感的预防、治疗和症状控制,这就是流感疫苗、抗病毒药物和解热镇痛药物。
一、流感疫苗:为母婴健康筑起坚固防线
在秋冬流感季节,接种流感病毒疫苗是预防流感常见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降低孕妇感染流感的风险,让孕妇在这个特殊时期多一份安心。想象一下,当周围的人都在遭受流感的困扰时,接种了流感疫苗的孕妇却能相对安全地度过,这是多么重要的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后,还能通过母体传递抗体,保护新生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免受流感的侵害。宝宝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非常脆弱。而来自妈妈的抗体就如同一个温暖的保护罩,为宝宝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孕妇只能接种灭活流感疫苗,绝对要避免使用鼻喷的减毒活疫苗。这是因为减毒活疫苗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灭活疫苗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对孕妇和胎儿是相对安全的。
二、抗病毒药物:及时阻击流感病毒
当孕妇不幸感染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后,早期抗病毒治疗很重要。尤其是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用药,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孕妇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医生在决定是否给孕妇使用抗病毒药物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孕妇的孕周、病情的严重程度、药物的潜在风险和益处等。例如,在孕早期,胎儿的器官正在形成,此时用药需要格外谨慎。而在孕晚期,医生可能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决定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
三、解热镇痛药物:缓解高热,降低风险
孕妇得了流感以后,经常会出现超过39度以上的高热。在早中孕期,如果孕妇感冒以后体温达到或超过39度以上,持续达48小时以上,会导致胎儿畸形的风险增加。
所以,孕妇得了流感一旦体温达到39度以上,建议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尽量将体温降低到39度以下。在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中,对于胎儿来讲,比较安全的是单一成份的对乙酰氨基酚,属于FDA孕期用药分类中的B类,可以放心使用。
但孕妇在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时,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能自行增减剂量。同时,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腹痛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四、其他重要注意事项
1.及早就医:如果孕妇出现高热、咳嗽、全身乏力等流感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拖延。流感的病情发展可能非常迅速,及早诊断和治疗能够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确定孕妇的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坚持治疗:医生会根据孕期和病情决定具体用药方案,孕妇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有些孕妇可能会因为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而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药物的使用是经过医生严格评估和权衡的,只有坚持正确的治疗,才能确保病情得到控制,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3.多喝水、注意休息:除药物治疗外,充足的水分和休息也有助于康复。多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缓解症状。孕妇每天应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流感病毒,促进身体的恢复。
在秋冬流感季节,孕妇作为特殊群体,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健康。流感“三件套”是孕妇应对流感的有力武器,但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擅自用药。
参考资料:[1]张文静。孕妇流感要不要抗病毒医治[J].健康必读2020年8期,233页,2020.[2]邓甜甜,毕娟。孕期科学应对流感[J].家庭用药,2023(8):10-11.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