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当中国的“双11”已然演变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盛会之时,2025年11月11日这天,大西洋沿岸的西非国家几内亚也在举行一场备受全球矿业界瞩目的“狂欢”——世界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西芒杜铁矿石项目(下称西芒杜项目)正式投产。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投产仪式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场历经28年的拉锯战,充斥着地缘政治、资本与资源等多方因素的复杂博弈,但也为中企深度参与全球铁矿石资源配置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新华社报道,西芒杜铁矿位于几内亚东南部,项目总投资逾200亿美元,涵盖矿山、铁路、港口等系统性工程。此次投产交付的项目工程包括超过600公里的新建跨几内亚多用途铁路及配套港口设施。全面投产后,铁矿年出口量最高可达1.2亿吨。
“西芒杜项目产能的渐进式释放,将推动铁矿石市场从‘资源垄断’走向‘多元竞争’。中国首次获得‘低成本资源+供应链话语权’的双重突破,全球矿业迎来新格局。”找钢集团行业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梅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二十八年博弈
新华社现场照片显示,来自中国、几内亚、卢旺达、加蓬等多国政要参与了西芒杜项目投产仪式,足见该项目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中铝集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西芒杜赢联盟等项目直接参与方企业代表的集体亮相,也印证了西芒杜项目的来之不易——经历了长达28年的博弈,这颗被业界称为“几内亚王冠上的明珠”,终于正式向国际市场供货。
根据公开资料,西芒杜项目所在矿区为世界级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其资源数据堪称震撼——按照澳洲联合矿石储量委员会(JORC)标准,西芒杜项目所控制和推断的铁矿石储量达24亿吨,总资源量接近50亿吨。尤其是,该项目矿石平均品位为66%~67%,超过全球铁矿石市场60%的主流品位标准(注:铁矿石的品位指的是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即含铁量)。
若以中西方企业入局视角观察,西芒杜项目的整个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97年,当国际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通过其子公司Simfer S.A. 获得西芒杜项目四个区块的探矿许可权时,这座世界级巨矿开启了漫长的开发历程。
2003年,力拓集团又拿下采矿权。但此后五年时间里,该公司在西芒杜项目上几乎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勘探和开发工作。直到2008年,几内亚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力拓集团在西芒杜北部1、2号区块的开采权被强制出售给了BSG资源公司,这造成了西芒杜项目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危机。
2010年,淡水河谷公司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SG资源公司51%的股份,从而成为西芒杜项目北部区块的控股股东。但巴西铁矿石巨头的加入,也使得西芒杜项目的利益格局变得复杂。
从力拓集团到淡水河谷公司,1997年至2010年这段时期,西芒杜项目的开发呈现出西方矿业公司主导的局面。不过其间由于当地政治动荡、法律纠纷等因素,该项目始终进展缓慢。
中资企业的初次介入,则让西芒杜项目迎来第二阶段。
2010年3月,力拓集团与中铝集团签署了非约束性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开发西芒杜项目。中铝集团也很快组建了中方联合体,以“抱团出海”。尽管中铝集团与力拓集团的合作几经波折,但最终,由力拓集团(53%)和中铝铁矿(47%)组成的合资企业Simfer Jersey与几内亚政府组成的合资公司Simfer,拥有西芒杜项目南部3、4号区块的采矿权。
相较于3、4号区块较为顺利的合作进展,西芒杜项目北部1、2号区块也在2019年迎来转折点,由此,整个项目步入第三阶段。
这一年,BSG资源公司与几内亚政府达成协议,同意放弃西芒杜北部 1、2 号区块的采矿权后以换取法律诉讼的终结。同年7月,几内亚政府对这两个区块启动了国际公开招标。由韦立国际集团牵头,中国宏桥集团等多个主体组成的西芒杜赢联盟,以140亿美的价格中标。
一个细节是,赢联盟之所以能胜出,关键在于其接受了几内亚政府提出的苛刻条件:不仅要开发矿山,还要承担建设超过600公里的铁路以及深水港口建设的费用,这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022年9月,赢联盟发生股权变更,中国宝武旗下的宝武资源获得49%的股权,这使得中国宝武成为西芒杜北部区块的最大单一股东。
西芒杜项目股权结构示意图
制作:21世纪经济报道
如今,整个西芒杜项目形成了由几内亚政府、Simfer和赢联盟三大主体共同开发的局面。其中,中资企业身影包括中铝集团、中国宝武、中国铁建、中国港湾、中国宏桥集团。
随着几内亚国内政局稳定以及南北区块投资联合体成形,2023年后,西芒杜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全面冲刺阶段。2024年6月,西芒杜北部区块项目也迎来实质性建设阶段。
2025年,西芒杜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
9月14日,西芒杜铁矿北区1、2号区块启动首批开采作业;10月20日,几内亚马瑞巴亚港至西芒杜矿区铁路首列重载列车成功发运;11月11日,西芒杜项目正式投产。
至此,这座世界级铁矿28年风雨初歇。
改写进口格局
毋庸置疑,西芒杜项目的成功投产,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优质铁矿石供应基地。未来随着产能的爬坡,其年供应量将达到1.2亿吨,有望占到全球的5%。
近些年来,西芒杜项目进入加速开采阶段,未来如何影响全球铁矿石供给格局的话题备受热议。
西芒杜项目主要参与方之一的力拓集团,近两年每当其高管访华时,有关西芒杜项目的进展以及该公司对项目投产后铁矿石价格走势的判断,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问题。例如,今年3月份,力拓集团前CEO石道成来中国参加活动时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我很难判断未来铁矿石的价格走向,但就力拓而言,西芒杜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我们的客户需要这个项目。”
业内其他矿业巨头亦在评估影响。福德士河集团金属业务全球市场营销总监本库奇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几年,随着西芒杜项目逐渐爬坡,它会有更多的量供应到市场上。不过他并不认为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我们判断未来几年可能都会处在比较稳定的态势,未来供需状态实际上还是趋于动态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多方分析,就短期而言,西芒杜项目对全球铁矿石价格的影响有限。截至11月15日,本周内全球铁矿石价格在101-102美元/吨区间波动,本月均价为102.7美元/吨。
海通期货认为,“短期来看,西芒杜项目偏高的运营成本将为铁矿石市场提供新的成本支撑,且预计西芒杜2025年仅发运250万吨至300万吨,对全球供应影响有限,铁矿石价格存在一定支撑,恐较难大幅下跌。”
但该机构也指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西芒杜项目产能的全面释放,全球铁矿石供应趋于宽松,或将倒逼铁矿石价格震荡走弱,回归至更加合理的水平。
西芒杜项目对全球铁矿石格局的影响还需更长期的观察。但就中国铁矿石市场而言,其将带来进口结构的改善,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
身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十分巨大。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约12.37亿吨,同比增长4.9%,创下历史新高。而同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进口量为17.07亿吨。这意味着,仅去年,中国就“吃”下全球超过七成的海运铁矿石,具有高度的进口“依赖症”。
然而,从进口矿构成来看,其来源更是高度集中。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分析指出,2024年我国铁矿石各月进口量均保持高位,但我国进口矿中中资企业海外权益矿比例仅占10%,远低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找钢集团行业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梅肯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测算了西芒杜项目对中国铁矿石进口的短期和中长期变化。
在他看来,短期,中国从西芒杜项目获取的铁矿石进口份额有望提升至5%~6%,相对应地,来自澳洲进口矿的占比微降至55%至58%。而中长期,未来西芒杜项目铁矿石进口量占比有望突破10%,中国的进口来源将形成澳洲50%、巴西15%、西芒杜10%和其他国家25%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西芒杜项目的成功开发投产,是中企首次深度参与的世界级大型绿地铁矿项目,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源开发中的产业协同和战略协同效应。
“西芒杜项目的成功投产,是全球矿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各方始终着眼大局、立足长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确保了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西芒杜优质铁矿资源的稳定供应,将为中国乃至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绿色原料基础。”中国宝武集团董事长胡望明表示。
在这些宝贵经验加持之下,中国企业未来参与全球铁矿石资源配置,将进一步缩小与国外头部矿企的竞争差距。
(本报记者费心懿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