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生命早期相比,人类婴儿在生理层面呈现出独特状态:大脑发育程度相对最低,身体机能极为脆弱,自我保护能力严重不足,婴儿期持续时间最长 。然而,这种未成熟状态并非是纯粹的劣势,反而为人类婴儿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契机。最近刚刚读过的《思考,让人成为人:人类思想的起源》一书中,两位心理学教授杰里米·卡彭代尔与查理·刘易斯也谈到了这一点,对于人类婴儿而言,无助也是优势。
在社会互动层面,婴儿的无助性促使其与照料者建立紧密联系。其哭声作为一种生物信号,能够有效引发父母的关注与回应,从而构建起亲子间的情感互动机制,为稳定的社会关系奠定基础。这种依赖性关系为婴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使其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从成人身上习得语言、行为模式等社会技能。
从神经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婴儿出生后通过持续的社会环境刺激,不断重塑和完善大脑神经连接。在探索环境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如尝试抓取物品等行为,有效锻炼了其思维能力,推动了认知水平的提升。
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婴儿在依赖照料者的过程中逐步内化社会规则、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实现社会化融入。同时,与照料者建立的情感纽带为其情感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正如弗洛伊德所指出,婴儿的无助感与道德动机的形成密切相关,在持续的社会互动中,其道德意识开始萌芽。由此可见,人类婴儿的无助性并非单纯的劣势,而是在其成长发展的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人平陪你读好书##阅读与思辨##行走中的成长课#
发布于: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