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有爸爸哭得比孩子还凶

开学第一周,不少爸妈都在庆幸神兽归笼,但有一群家长例外——幼儿园小班的家长们。

孩子步入新阶段,家长们的心情多少有点忐忑,还有妈妈直呼自己感到焦虑,进入了“戒断期”。记者发现,“分离焦虑”不仅在孩子身上有,站在幼儿园门口不肯离去的家长们也在经历。

一个班总共二十多个娃,家长来了一百个

从祖辈们到年轻爸妈,不同幼儿园的开学场景里,处处可见家长们既牵挂又不舍的“分离焦虑”,也藏着许多啼笑皆非又温暖治愈的瞬间。

杭州市夏衍幼儿园的老师发现,现在不少新生都是由“亲友团”护送——爸爸妈妈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生怕孩子在幼儿园受一点委屈,“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班总共二三十个娃,结果家长来了一百个!”

杭州市锦绣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提到,在新生家访时,某位小朋友的外婆就愁容满面,拉着老师反复念叨:“现在学校的围墙太高了,我站在外面啥也看不见!以前我儿子女儿上学时,校门口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份对孩子的牵挂,让幼儿园的围墙高度都成了她的“心病”。杭州市九欣幼儿园也有一位奶奶,开学第一天,在教室外红了眼眶,站在窗外久久不肯离开。

相比祖辈们的不舍,年轻爸妈的焦虑则带着点“反差萌”。星辰幼儿园的一位爸爸偷偷趴在教室门口张望,身旁的奶奶忍不住“拆台”:“你小时候上幼儿园比他能哭多了,现在倒反过来担心起儿子了!”大关苑幼儿园的一位爸爸,更是直接在教室外红了眼眶。文华幼儿园的一位爸爸,看到孩子开开心心进了教室,自己却在操场外挪不动脚,回家后还悄悄抹了眼泪,妈妈忍不住跟老师吐槽。

家长焦虑半天,孩子早已适应幼儿园里“反转”多

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适应速度远远超出家长的预期,“家长焦虑半天,孩子早已适应”的反转剧情在幼儿园反复上演。

有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家长心态越来越开放,不少家长直言“终于盼到这一天”,还笑着说“幼儿园吃得好、玩得好,老师又专业,比在家自己带省心多了”。而那些被家长担心“会哭闹”的孩子,往往很快就被幼儿园的新伙伴吸引,把焦虑抛到脑后。

前两天,杭州市锦绣幼儿园里有一场“难分难舍”戏码,把这种反转体现得淋漓尽致。小二班的一位小朋友在教室门口抱着妈妈不肯松手,老师一边安抚孩子,一边给妈妈使眼色,用口型示意“快走”。妈妈心领神会,把孩子往老师怀里一塞,转身就“百米冲刺”跑出了幼儿园。本来以为孩子会继续苦恼,实际上孩子呆呆地看了几秒空荡荡的门口,乖乖跟着老师回了教室,下午就已经和小伙伴玩成一片。

甚至托班小朋友也展现了惊人的适应力,在杭州市国信嘉园幼儿园,有托班娃第一天午睡时哭得撕心裂肺,第二天早上居然自己精准找到班级,熟练把书包放好后,径直跑到小床上躺下,嘴里还念叨着“睡醒了妈妈就会来接”。这份“淡定”,让原本忐忑的家长既惊讶又欣慰。

专家:家长需学会放手,多点松弛

面对家长和孩子的双重“分离焦虑”,幼儿园的老师们早已做好充足准备,“人手两个娃”是常态,还有大班孩子当“暖心助攻”。像杭州市九欣幼儿园内,每天饭后,大班的孩子都会主动来到小班教室,有的帮弟弟妹妹擦嘴,有的拿着勺子耐心喂饭,用纯真的互动一点点消除新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面对焦虑的家长,老师们也有好办法,比如及时给家长发孩子的动态,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做什么,吃得香、睡得着,家长悬着的心就可以放下来。

此外,还有不少幼儿园推出“阶梯式入园”的举措,比如杭州市蓝宸幼儿园,为了缓解幼儿和爸妈的双向焦虑,幼儿园第一天让爸爸妈妈陪伴娃度过,第二天则改到半天,这样缓慢“分离”。蓝宸幼儿园的老师坦言,这个“时间换心情”的办法还是比较管用的。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傅素芬表示,家长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是重要的一课。“有些孩子一开始会抗拒去幼儿园,不要生拉硬扯,可以允许孩子有一个缓冲期,比如我们再玩一会儿就去,比如承诺孩子会准时到幼儿园去接。让孩子信任家长,不能哄骗孩子。”傅素芬说,对于家长自身来说,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也该信任孩子可以适应新的环境,这是一种互相的信任。

傅素芬说,如果第二天还是哭闹不愿意去幼儿园,家长应该好好安抚,比如拉拉他的手,拍拍他的肩,静静地陪伴他一会儿。孩子的情绪过去了之后再跟孩子谈上学的事。而不是和孩子一起焦虑,手足无措。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祝怀新也表示,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松弛感很重要。“当家长松弛下来之后,孩子的厌学情绪、不安情绪才不会被放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不少家长自己很焦虑,但不会打扰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比如那位在教室外默默流泪的奶奶,没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舍,后来她告诉老师,流泪除了不舍,更多的是“感动”:“从小带到大的孩子,居然自己走进教室就去玩了,一点没哭,真是长大了。”

编辑:王沫依

原标题:开学第一周,有爸爸哭得比孩子还凶 来源:潮新闻

上一篇:一图读懂 | 新学期,收好这个安全“锦囊”
下一篇:开学季防骗指南丨①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