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用AI写作业”的世界难题,阿联酋的大学这样应对

学生该不该使用AI完成作业?学校如何应对带有AI色彩的作业?AI工具的冲击对教育者提出哪些更高的要求?哈利法大学(Khalifa University)校长易卜拉欣·哈吉里(Ebrahim Al Hajri)日前对包括澎湃科技在内的媒体表示,学校应推动学生应用人工智能,教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证,提出更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能力和自我期望。

哈利法大学内部。

哈利法大学是阿布扎比政府构建的研究型大学,去年开设了阿联酋首个“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哈吉里认为,任何技术都有其合理用途,即使学校禁止学生使用聊天机器人完成作业,但学生私下仍会使用。“如果我们明确允许使用,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用它就不算违规了。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伦理层面的事,以及该如何重新设计教与学的模式。”

“两年前,我们就开始修订课程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成为所有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哈吉里解释,学生要学习Python、创建智能体,老师要对学生借助人工智能完成的作业进行验证,解释他们在使用AI工具时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比单纯站在讲台讲课、让注意力持续时间只有几十秒的学生被动听讲要好得多。”

哈利法大学机械与核工程系副教授哈马德·奥贝德·穆罕默德·卡尔基(Hamad Obaid Mohamed Karki)正在开设的课程允许学生使用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完成课程任务,但他要求学生提交更高质量的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布置一个任务,ChatGPT这类工具确实能帮他们完成基础内容。所以我布置任务时会明确告诉他们可以使用任何工具,但最终必须交出符合要求的成果。而我设计任务时,会确保他们无法单靠聊天机器人完成——必须自己做一部分工作,然后才能在工具的辅助下完成最终交付。”卡尔基表示,这样一来,实际上是他和学生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现在,教授不仅要传授知识,准确评估学生也是职责之一。”哈利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教授卓治·曼努埃尔·米兰达·迪亚斯(Jorge Manuel Miranda Dias)表示,过去,老师在评估学生时,通常会使用书面作业的方式,但要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面对面交流。

迪亚斯表示,人工智能只是工具,教授们对此并没有意见。只是教授需要花更多精力和学生互动沟通。但问题在于学生数量过多,目前还做不到一对一交流考试。“不过,要判断学生是否真的弄懂了知识也很容易。我会鼓励他们使用人工智能,但前提是他们得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哈吉里说,哈利法大学正在开发一个新项目,在正式进入课程学习前,学生需要创建一个专属智能体(Agentic AI),这个智能体将在一年制硕士课程期间陪伴学生学习。“比如学员来自医疗领域,他们就需要创建一个聚焦医疗领域的智能体,并将该领域的所有法规、文件、数据等信息都输入其中。他们创建的智能体越强大,对知识的掌握就越扎实,在项目中的表现也会越好。”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试点项目。如果试点成功,我认为或许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智能体来辅助学习。”至于教授的角色,哈吉里表示,教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证,提出有难度的问题、结合现实场景的问题以及更有深度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能力和自我期望。

“要是我们不主动规划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使用方式,那么学生就会来主导这件事。到时候我们只能跟在学生后面,看着他们怎么用,然后说 ‘不行,别那么用’。这样一来,我们其实是限制了人工智能的能力和潜力。”哈吉里表示,实际上,大学应该成为试验AI的“沙盒”,经过试验后告知公众哪些是不该使用AI的领域。总之,人类擅长自我调节,“核能可以用于发电、治疗癌症,这些是好的用途,但它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应该多关注积极的一面,而不是只盯着消极面。”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上一篇:爱发脾气,其实是孩子内心脆弱的表现
下一篇:曹德旺:企业家不是“土豪”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